洋水务“缺席”PPP大潮 跑马圈地遗症显现
2017-2-1 0:15:01 阅读次数:1028

  OFweek节能环保网讯 倒退十年,以威立雅(中国)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立雅”)为代表的外资水务企业在中国市政市场高调圈地、风头正劲,17.1亿元收购兰州供水集团45%股份之举曾经引发无数争论。如今,市政市场PPP潮涌,国企、民企纷纷拿项目、抢市场,威立雅却隔岸观火、按兵不动。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注意到,以前一有项目信息发布,外资水务公司就趋之若鹜;但现在,则很少能见到外资企业的身影了。与此同时,以首创股份、桑德集团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水务企业则风生水起,几年间就抢占上万亿元的市场。

  苏伊士环境集团亚洲区副总孙明华认为,外资企业在各地的PPP项目招标时“不被待见”,很多地方政府在标书中就明确规定,外资企业没有资格参加招投标。不过,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对这一原因予以否认。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公开的招标文件一般不会设置这样的条件,只不过有些标书要求投标企业必须是境内注册的公司。

  1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强调,支持外资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放弃市政市场?

  在环保产业圈中,业内人士习惯叫黄晓军“黄校长”。黄晓军说,威立雅率先把特许经营(PPP模式之一)理念带入中国,教会了中国环保企业什么是特许经营模式。

  20世纪90年代,威立雅进入中国,曾经创下诸多“第一”:承接了中国第一个国际BOT项目——成都自来水六厂、第一个饮用水特许经营项目——上海浦东饮用水项目,以及第一个危废项目——天津合佳威立雅等。因此,威立雅可以说是中国PPP最早的倡导者之一。

  彼时,威立雅四处出击,非常高调。2002年,以超过净资产3倍的溢价收购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的股权。2003年,联手首创投资公司以4亿美元收购深圳水务集团45%股份,完成了当时中国水务业最大的并购交易。2007年1月,又以17.1亿元的投资承诺收购兰州供水集团净资产45%的股份,远超同时竞标的中法水务4.5亿元和首创股份 2.8亿元的报价,有人将其评价为“城市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中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

  不过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威立雅在中国市政市场拿项目主要是在2007年以前,其中第一轮以污水处理厂为主,第二轮则是自来水厂。2007年以后,威立雅在国内基本就没有再拿过市政项目了。

  威立雅是否已经放弃市政市场?威立雅全球高级执行副总裁兼亚洲区董事长卡迈斯对此予以否认。

  1月12日,卡迈斯告诉本报记者,在能源领域,威立雅正在运营哈尔滨市的集中供暖项目,每年都在扩展供热管网的范围;在固废领域,威立雅在上海、佛山都有垃圾填埋场,上海还有一个垃圾焚烧的能源可再生项目;在水的领域,也跟很多市政府有合作。

  “对我们来说,中国已经有很多项目了,所有的项目都在发展和增长,所以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市政的市场。”卡迈斯表示。

  本报记者发现,这些项目大多是存量,鲜有增量。对此,卡迈斯解释说,新项目方面,威立雅去年在香港新投产了一座污泥处理厂,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污泥处理设施,能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和废气零排放。

有没有内地的项目?卡迈斯表示,2016年,威立雅对内地很多之前的项目进行了升级,例如,对固废处理所产生的沼气进行回收,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等。本报记者还想继续追问,但被黄晓军叫停。

  高溢价后遗症

  威立雅为何在PPP大潮中保持沉默?薛涛表示,现在中国的PPP市场,“玩得动”的都是资本,要么是国有资本,要么是上市公司资本,而威立雅的资本能力相比国企并不强。十年前大家都不懂PPP规则时,威立雅率先从国外引进特许经营理念,显得非常活跃;如今大家都会“玩”了,威立雅的优势就没有那么突出了。

  自从威立雅高溢价收购兰州水务项目以后,质疑的声音就不绝于耳。有人认为,城市自来水是比所有战略产业都更加重要的生命产业,不应该把事关人民用水安全的自来水公司卖给外资企业。还有人认为,外资水务企业投入如此高的成本拿项目,未来会通过提高水价的方式来盈利,最终还是由老百姓来买单。

  一位不愿具名的威立雅高管告诉记者,低价竞争这种不计代价的大资金投入不是威立雅的风格,只有国企和上市民企才会做。很多PPP项目的风险很大,一个地级市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30亿元,就敢设立近百亿元的PPP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