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环境教育融入基础教育
2015-8-25 8:16:37 阅读次数:777

  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因而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开展环境教育尤为重要。对于公众的环境教育常借助于NGO的环保公益活动,而在校园内的开展则多局限于各学科的微量渗透,总体效果并不明显。

  中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项国家课程,是让学生走出教室的绝佳机会,因而可以作为环境教育进入国家课程的突破口。综合实践活动本身作为一项实操性强的学科,在一线教学中开展难度较大。目前,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主题式、模块化形式展开,包罗了安全教育、乡土教育等多方面。而环境教育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既符合社会环保大背景,又契合学生德育的需要,很适合在中小学校开展。

  考虑到环境教育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应当由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合作,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着手,突出本土环境教育资源的亮点,才能真正推动其在全国中小学校的开展,并最终将环境教育融入国家课程。

  开发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培训环境教育专职教师

  目前,各地已有不少规模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但专门用于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并不多。在仅有的环境教育场所中,甚至还有一些其实并不完全适合的,例如动物园、海洋馆等。这些场所常常陷入伦理争议,诸如是否保护了动物福利,是否以牺牲野生动物自由为代价换取观赏效果等。学生处在这种非自然环境中,也很难真正理解如何爱护自然状态下的生物。

  真正的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应基于对自然状态下生物的观察,如湿地观鸟、植物园观蝶、保护区外围观察野生动植物等,配合相应的指导和课程达标设计,方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迫切需要更多、更合适的环境教育基地,让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

  在教师方面,各地学校鲜有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多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这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相对松散。环保部门或可考虑在各地培训专业、专职教师团队,跨校开展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授,亦同时弥补了当前教育系统在此课程上的师资空白。

  开发适合当地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适合四季的主题活动

  倡导学生爱护的“环境”多在室外。环境教育应当在环境中进行,在教室内的环保课至多能够给学生以抽象认识而无直观印象。

  在建设环境教育基地的同时,如果能从全国层面建立完善相关指导性教材或课程指引,那么,各地环保部门就能在此基础上依托当地的环境教育资源,开发相关课程。

  地方环保部门不妨与基地的宣教科室进一步联合开展课程开发,切实利用好基地内的环境教育资源,设计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环境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应有完整的教学目标、流程和反馈,并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个要素,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及环境素养得到真正提升。

  除了循序渐进的日常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议每周一节),还可设计适合四季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应用和展示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例如,游云生态教育工作室面向深圳市中小学生推出了“春种树、夏赏蝶、秋收获、冬观鸟”主题活动。其中,“秋收获”环节是指中小学生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在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对市民进行环境知识宣讲,并配合互动游戏,更加有效地传播环保理念。有了日常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每个季度的总结性主题活动,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学年规划。

  突出特色亮点,打造各地“生态名片”,并将其作为环境教育的核心内容

  各地还应找到本地的特色亮点,打造成当地的生态名片,并在学生和公众中不断推广强化这张名片,以达成环境宣教目的。例如,深圳市的两大特色是红树林与黑脸琵鹭,其中红树已被政府认定为第二市树。深圳市中小学环保志愿者围绕红树开展了“认养红树苗-参与生态修复”系列活动,以“人人家里种红树”的环境教育渗透模式,通过记录自然观察笔记,深入了解红树的生长过程。对于全球濒危鸟种黑脸琵鹭,志愿者团队也曾多次举办活动向市民征集签名,支持其成为深圳市市鸟,同时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物种。

  生态名片,可以是当地最著名的生态景观,也可以是最独特的动植物,只要抓住一两个亮点,倡导学生群体及社会公众的关注和爱护,便能由点及面,拓展到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终极目标。毕竟,生物多样性因环境的多样性而生,环境又因其中生存的生物而持续,爱护以“生态名片”为代表的生物,才能爱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了研究性学习、劳动与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社区实践与服务等多个要素,同时涉及基础教育的多学科知识,是一门真正的“综合”实践,对学校的生态特色文化建设更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环保部门如能制定相关政策,助力这一课程在全国的推广,将成为环境宣教工作的又一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