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资金安全风险怎防范?
2015-2-14 10:27:41 阅读次数:883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出台,这一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加大了“三农”投入,支农惠农资金特别是涉农环保资金大幅增长,改善了农村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但是,随着涉农环保资金种类与总量逐年增加,多地出现了管理不规范、资金分配分散、拨付不及时、绩效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有的甚至出现被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因此,加强涉农环保资金监管,完善监管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在涉农环保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涉农环保资金使用制度不健全,设置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由于涉农环保资金是国家和地方近年来刚推出的资金,且来源渠道多、涉及部门广,一些地方对涉农环保资金的使用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或者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涉农环保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权往往集中于一些职能部门,资金安排和使用存在随意性,甚至出现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如近年发生在安徽的环保窝案,涉案人员多达100多人,不少案件与骗取、私分涉农环保资金有关。

  此外,涉农环保资金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例如,国家环保部门涉农资金有淮河巢湖流域污染防治项目资金、农村连片整治项目资金等;农业部门有用于养殖污染治理的沼气池建设资金等;各省级财政还有环保专项补助资金等。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入分散,争取到某部门的某项目,只能解决农村某一方面的环境问题。

  二是部分地区配套资金不到位,拨付不及时。一般情况下,国家拨付的资金能够及时到位,但地方配套资金往往不能如期落实。例如,国家对每个农村连片整治项目投入1000万元,要求地方承诺配套1000万元。但由于不少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不能如期到位,造成项目建设进度迟缓,有的甚至形成半拉子工程。

  此外,个别项目资金未按工程进度实时拨付,存在延期拨付、人情拨付等不正之风,导致资金拨付不及时,造成资金年终大量结转。

  三是涉农环保资金监管难度大,资金使用效果不佳。在现行监管模式下,部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缺乏沟通。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组织的专项检查往往是事后督察,难以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由于涉农环保项目环节多、专业性强,对资金账目的审查耗费时间长、效率较低。此外,由于基层监督力量不足,涉农环保资金的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大。

  日常检查中发现,由于对涉农环保资金监管不严,导致一些业主未经主管部门同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擅自对资金使用方案进行修改,导致项目未按规定要求实施,无法验收。同时,一些涉农环保项目未建立长效机制,建成后缺乏管护,存在环保设施过早损坏等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项目前期审核把关不严,过程监管失范,是涉农环保资金使用不当的主因。

  在拨付环节,一方面,国家出台的众多涉农环保资金政策,来源渠道多且分散,需要监管的环节多、范围广。而受管理能力、政策水平、人员力量等因素影响,资金发放部门对资金使用和发放情况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涉农环保资金一旦拨付完毕,资金的具体使用和发放情况再无人问津。另一方面,涉农环保资金分配涉及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造成资金管理权责不清,这就产生了资金监督真空,为个别单位和个别人谋取非法利益提供了可利用的空间。

  在监督环节,目前,有关部门没有开展专项的整治和监督,导致一些地方贪污国家涉农环保资金的职务犯罪案件不断发生。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涉农环保资金监管,笔者建议如下:

  首先,加强涉农环保资金监管制度建设。只有完善制度,才能堵住所有的监管漏洞,保障涉农环保资金用到关键之处。地方各级政府以及财政、环保部门要完善涉农环保资金管理制度,明确涉农环保资金监管的基本原则、监管主体、对象、范围和方式等内容。从项目申报、批复、备案、公示、招标、实施、验收、档案等环节入手,规范管理和监督程序。例如,要建立公示制度,对涉农环保资金一律实行阳光操作。对每一笔涉农环保资金,从申请到拨付、使用和验收,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政务网、乡镇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和涉农环保资金监管公开网站上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其次,建立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成后的运行维护问题涉及资金能否长期发挥效益。没有长效机制,涉农环保项目只能成为摆设。因此,项目通过验收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及时组织办理资产移交,明确设施管理主体,建立健全设施维修、养护、运行等各项规章制度,并采取财政补贴、村镇自筹、收取费用等方式解决运行维护资金。鼓励委托第三方运营,促进设施运行维护的专业化、市场化。

  第三,实施网络监管。实施网络监管,可以规避涉农环保资金运行风险。要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涉农资金管理系统,形成制度约束与网络监控为一体的监管机制,实现对涉农资金的全程监控和在线监管。要实行网络监控,从项目批复到资金拨付,监管人员对每一笔项目资金运行程序进行全程跟踪监控。要设置网络预警,通过设置预警提醒,及时发现涉农环保资金拨付不到位、项目未按规定进行招投标的问题,有效规避资金运行风险,提高监管效率。要对项目的相关手续进行审核把关,在监管系统设立文件管理库,涉及项目的所有批文和资金批文要扫描上传至监管系统,实现涉农环保资金项目痕迹化管理,避免虚假项目骗取、套取问题的发生。

  第四,增强干部政策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职能,将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列入年度审计和监督检查计划,作为审计和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采取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跟踪监督检查。畅通举报渠道,对群众的举报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查处。